拿破仑的人生可谓是有过“短暂”的辉煌,“成也军事,败也军事”是对他的真实写照。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一生中只失败过两次,两次失败都对他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一次是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拿破仑被囚禁在厄尔巴岛,另一次是滑铁卢,拿破仑被囚禁在圣赫勒拿。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一生最后一战,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传奇性。许多人主要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归咎于格鲁希。他们认为,因为格鲁希在关键时刻未能及时赶到滑铁卢,整场战斗才会失败,也就是使法军参战人数远少于联军。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其实这场战争是必败无疑,人数只是一方面原因,余下且听我娓娓道来。
首先法国连年征战,经济早已“崩溃”
经济因素很大程度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自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无日不战,特别是拿破仑上台后。战争需要大量消耗:武器装备、粮食、后备物资也都让昔日国富强兵的法国承担不起。即使它在对外侵略战争中掠夺了一些财富,也只是杯水车薪。在战乱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解决法国的经济问题。
再看看其近邻,都不是太弱于法国。他们在资源和物质资源方面都远远领先于法国。不仅如此,英国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内被多年战争耗尽的国家,再也无法独自抵御整个武装世界的进攻。”
也正是法国经济实力的崩溃逼迫拿破仑不得不速战速决。这也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种种原因已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缺少强有力的将军也是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的重要原因,拿破仑一些最有经验的元帅已经不在他身边了。例如,圣西尔、麦克唐纳、乌迪诺、维克托、马尔蒙特和奥热罗现在选择为路易十八效力。伯蒂尔听到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来的消息后,立即退到了德国。一些仍然支持他的元帅,马塞纳和蒙斯,年纪大了,不能作战。朱诺已经失去理智,莫里哀战前病倒,只有苏尔特、内伊、布鲁纳、格鲁希等才能跟随拿破仑上战场。
一些重要的职位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例如在参谋长的职位上,虽然苏尔特可以代替伯蒂埃为拿破仑起草命令,以确保军事机器的顺利运转。但是在参谋长的职位上没有太多经验的他起草的命令没有之前的老参谋长伯蒂的那么清楚,而且经常不能及时发布,正是因为苏尔特没有及时与内伊取得联系,拿破仑和内伊才没有了解对方的战斗情况,惠灵顿才能够安全地从热那普撤出。也得已让联军保存了实力。
拿破仑已让“自负”冲昏了头脑
拿破仑的自负是滑铁卢失败的重要因素。拿破仑此时已不再是过去的拿破仑了,曾经太多的成功使他越来越自信,自信自大,不听将军的劝告,并在6月18日早餐结束时极度鄙视对手,拿破仑自信地说:“我们的胜利是有保证的。”
内伊、苏尔特、德隆等不认为法军必胜,因此恳求拿破仑带回格鲁希的一些部队,但拿破仑坚决地反驳说:“如果你被惠灵顿打败了,你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我告诉你,惠灵顿什么都不是。英国军队什么都不是。早餐前我们就可以彻底战胜他。”
结局大家都知道,法国最伟大的统帅拿破仑兵败被俘,被关押在圣赫勒拿。
结语:战争的失败也归咎于拿破仑的性格,他傲慢、固执己见、轻视对手、高估了格鲁希的军事能力,这才使得法军在大好形势下彻底失败,实际上拿破仑的一生可谓成于野心败于傲慢,最终的失败也是他一生最好的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