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楼市,已至黎明前的破晓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9684.html

坦白说,7月的楼市,可真不如6月。

体感就不太妙,成交数据一出,果然。

成交均价掉了12%,成交面积掉了17%。

本来7、8月传统淡季,市场就是小低谷。

再加上今年7月“剧情反转大戏”一通折腾,更“谷里谷气”。

*第一周:延续6月高歌猛进的态势,热热闹闹。

*第二周:TD造成全国30大城市第二周都出现反转。

*第三周:“口罩行情”又光顾天津,还好,影响面有限。

*第四周:政策传言来了,同时,降价也来了。

以路劲为代表,滨海也砸了下,基本在8折左右。

目前看,没有蔓延。

因为8月3日,政策明朗化了,宽松的预期确立。

所以,今年的7、8月,与其说是楼市淡季,不如说是——

黎明前的破晓。

说7月成交均价掉了12%,我们是不太认同的。

明显6月不正常,和平之门6万+的均价,签约近套。

整体均价一下子被拉高,但这并非楼市“普适行情”。

7月均价元/平米,比较稳,不拉胯。

3月后,成交均价始终在1.7万/平米以上。

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修复。

你可能觉得,不对啊,明明还有降价的,怎么整体倒涨了呢?

第一,降价的盘,要么是边缘刚需,要么是问题房企。

刚需去年被割的较狠,透支了;问题房企,降价失灵。

别看降价,却无法形成有效成交量。

第二,改善的势头依旧很猛,高价盘成交份额扩大。

这就是现在的楼市,盲人摸象。

你看到的,与最终呈现的,存在“信息差”。

7月,市内六区成交占比11%,相比6月的15%,有些回落。

因为新天津人终于能来了。

海教园、南站、武清、团泊东……开始补量,稀释了市区占比。

富力新城签约73套;

龙湖天璞签约42套;

金融街南站金悦府签约41套;

未来城签约套……

但改善(刚改也算改善)的能量并未收回。

7月万以上成交占比仍在40%左右,很稳定。

分区来看。

和平成交均价元/平米,继续一枝独秀。

南开元/平米,位居第二。

豪宅化止不住了。

据了解,昌源里地块将有大央企参与,房价奔6万。

就连南开“中段盘”也昂头向上,保利云禧签约25套,均价都4.5万/平米了。

河西均价元/平米,极其坚挺。

没有土地出让,加之政策预期,明年上半年,河西改善很可能“无房可选”。

涨跌幅方面,除了静海和宁河,其它各区表现都不老好的。

西青和红桥,成交均价跌的比较多。

西青主要是结构原因。

6月“新市区们”太猛了。

绿城水西雲庐签约57套,格调初晴签约42套,龙湖天曜签约25套。

7月都比较冷静。

高价盘只有绿城水西雲庐签约37套,龙湖天曜签约15套,格调平园签约15套。

红桥也是。

中海云麓公馆签约22套,下降;惠灵顿签约5套,下降;中交春风景里特惠后,签约25套,上涨。

高价盘量缩,低价盘量涨,整体均价也就拉低了。

7月能守住68万方,已经是无比欣慰的成绩了。

6月毕竟年中冲刺,各大房企都有任务考核。

冲量、集中签约,拉高成交量,在所难免。

其实7月的成交量,比4、5月都要好。

天津每个月新房成交打底60万平米(除1、2月春节)。

7月量虽然不高,但已有修复的迹象。

既然7月整体量都减少,那么各区也逃脱不了。

市内六区中,和平、南开成交量少,正常。

一个是没有新房供应,一个是高价豪宅区。

但河北的量,还是比较拉胯,才0.8万平米,比红桥少一半还拐弯。

没有量,何谈价。

中海十里观澜7月也才成交18套。

所以河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涨价,犹豫的朋友可以等现房。

环城四区,津南7月从西青手中夺回了“第一名的宝座”。

最神奇的是,融创星耀五洲还签约了60套,均价元/平米。

武清是全市成交量跌幅最小的,仅掉了4.9%。

北漂进场,补量。

楼市分化的态势,愈加强烈。

已形成“三分化”——区域分化、房企分化、产品分化。

区域分化:比如河北,有价无市;河西,供小于需……

细化到板块,北仓降价也无人问津,宾水西、海教园,热度不减……

房企分化:绿城、中海、保利等巨头份额越来越高;品牌度差的民企,根本卖不了期房。

产品方面:新产品更受欢迎。

比如中铁建花语尚东,在金钟板块卖的最好,签约39套。

有些房子,还没交房就过时了。

除非是现房,还能有点吸引力,否则很难走量。

天津楼市已迎来重大政策预期,8月下旬或将有细则出台。

继续坚定我们的观点:三季度筑底,四季度起量。

刚需盘难言恢复时间,改善盘短期需求激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