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椒牛柳,应该是无数打工人十分熟悉的菜色了。每次中午点外卖不知道吃什么好,一堆店铺里的便当快餐里就有黑椒牛柳这个选项,不得不说,黑椒牛柳这道菜就是靠黑椒的味道撑起来的,至于牛柳,这点午餐费能吃到什么牛肉?
牛柳,到底是牛身上哪个部位的肉?狭义的牛柳,指的是牛里脊,也就是整头牛身上最嫩的肌肉,位于牛的腰部;广义的牛柳,指的是普通的牛肉,因为牛里脊太贵了,只要是牛身上的瘦肉,长得条状,就可以称为牛柳。
为什么牛柳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解释?因为这里说的牛柳分别指代西餐的牛柳和中餐的牛柳。西餐的“牛柳”,也叫“菲力”,就是长条状的牛里脊,脂肪较少,口感瘦嫩;中餐的“牛柳”,就是改刀后的牛肉,并非具体指明哪个部位,是长条形就行。
先来说说西餐的“牛柳”:牛里脊肉,价格贵,因为每头牛身上仅有那么一块肉,作为“菲力”时价格不菲,可以直接作为牛排煎烤,不过因为比较瘦,口感不算上乘,胜在数量少。
著名的惠灵顿牛排,那层被酥皮裹着的牛排就是这部分肉。因为牛里脊够嫩、够瘦,经常和鹅肝、培根一起烹饪,当牛肉的蛋白质和鹅肝的脂肪、培根的脂肪碰撞在一起,更具风味。
再来说中国的“牛柳”:大部分中国餐厅用的肉不是牛里脊,而是用牛身上其他部位来代替,良心商家会用黄瓜条、小米龙、牛大排来替代,差一点的商家用的是牛臀肉、牛霖肉。
为什么中国的餐厅不坚持使用牛里脊肉?因为成本太高了,和普通牛肉相比,牛里脊肉的价格已经是一头牛身上最贵的部分,普通餐厅根本不可能用价格那么高的牛肉来做小炒菜。
而且,中式小炒菜口味比较重,牛柳通常做成铁板牛柳、黑椒牛柳,加入大量黑胡椒提升整道菜的滋味,因此牛肉不需要用到那么好的部位,只要用纤维较粗的纯瘦肉,加工成嫩滑的牛肉,一样能做得好吃。
进口的牛柳价格,大约是普通牛肉(牛腱、牛霖、牛肩)的4倍作用,一些高级的进口牛柳,价格更昂贵。但牛柳在中国的地位并不像西方那样,上升到牛排级别,因此做成小炒菜的牛柳,成本肯定不能高。
有人会问了,我在餐厅买的炒牛柳价格为什么比炒牛肉的价格还低?真相只有一个:因为用的不是真牛柳,极有可能是用别的肉加嫩肉粉和调味粉,冒充牛肉。因为即便是牛的其他部位,它的价格也应该在普通牛肉的级别,毕竟黄瓜条、牛霖也是牛肉。
但如果是外卖吃的黑椒牛柳,价格很低,那你就别奢望这是真牛肉做的了,你吃的很有可能是料理包,且料理包的肉几乎是用鸭肉冒充的牛肉,禽类的肉比较便宜,加上牛肉粉,就能让鸭肉产生牛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