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标准衡量理论好不好用

读书无用论时常会推导出理论无用,实际上并不是读书无用,也不是理论无用,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使用,也可能是我们使用了,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我们使用了某种理论;简单地说,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有两个标准:第一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第二看它是否足够简要。先解释第一条。理论是用来指导行动的。理论好不好用,就看它能不能准确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事实的出现。比如说古代人研究历法,为的是预测天气,好指导农业生产。历法对天气预测得越准确,就越成功。再比如天文学。如果一个天文学理论只能解释过去已有的观测资料,这不叫本事。关键看能不能预测到未来的天文现象。预测越准确,理论就越是优秀。第二个标准,就是一套理论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越简练越好。我们今天都接受“日心说”,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地球自己还自转。但是不要忘了,运动都是相对的啊。假如我们以地球为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我们同样可以描绘出太阳等星球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轨道来,同样可以符合天文现象。这不就成了“地心说”了吗?#惠灵顿牛排#之所以我们没选择“地心说”而选择了“日心说”,并不是因为前者不准确,而是因为在两者同样准确的前提下,“日心说”更加简洁。在哥白尼之前的时代,坚持“地心说”的天文学家们为了让理论能和观测结果符合,不得不给太阳等星球画出非常复杂的轨道来。比如让太阳在一个大圆周运动上再做小圆周运动,就像螺旋一样。如果他们按照观测结果不断地修正理论,那么这套“地心说”学说有一天也可以和“日心说”理论一样准确。但是模型和计算过程就无比复杂了。如果我们按照这两个标准去评价牛顿力学,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第一流的理论。我们知道,牛顿的力学定律非常简单,就三句话,初中生就能学会。但是这简单的三句话,却可以解释小到一块石子、大到一颗星球,乃至宇宙中一切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以当时的观测条件,预测的结果很精确。就算是向来被人们当作神祇的群星,牛顿说它们下一步该出现在哪里,它们就出现在哪里。学会了这几条公式的人就可以指着天空说:星辰万物,皆服从于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