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城市像长沙这样可爱?墙上是“发发绿绿”的颜色、手绘、涂鸦。走向街巷,一个微型的袖珍小足球挂在水管上。
走完5条破败的老街,而这样有着美人迟暮慢慢走着的老街,有各种设计好看的咖啡馆、茶室、饮品店、理发店,服装店。
▲排队买美食
哪个城市有长沙这么热衷吃啊!2家茶颜悦色相隔不过米,国金中心2公里以内有多家美食店;每个社区楼下都有咖啡馆;臭豆腐的香味在夹击你走在大路上和小街里……
所有的好吃的都集中在一起,即使2天走了6万步我也没有逛完这些铺子,而且还特别内疚,因为S码的裤子,已经被我穿得有些崩,回来就觉得后悔,为什么要吃那么多……
▲连升街
长沙很便宜,有便宜的住宿,便宜的路边摊,块钱可以玩3天,离南昌还很近,自驾更方便。四天三晚,我眼里的长沙很特别,你想看看吗?
▲老街与新城
看到长沙的老街,我们一边叹息的是“南昌的老街要是没有被拆掉就好了……”
“哎,和南昌好像啊!”
“要是南昌的老街,有一家这样的铺子,其实也会很引流的……”
这些都是幻想。你无法想象一个老街里,被各色小店,涂鸦装满,那种根本不怕人不来的傲娇,那种可爱,还有小设计感的店,带给人的冲击:
“南昌,要是可以这样,多好!”
▲老街里的咖啡厅
那些在城市里的违章建筑,没有被拆掉;那些被城市里的官方认为是拖垮城市形象和文明的污秽的地方,没有被抛弃。
长沙包容、运用本地人和年轻人的力量,保留城市的记忆,开出了新的生命。
▲城市街角咖啡厅
城市的张扬和鲜活,不是你能花多短的把原来地皮的皮肤扒拉干净,又立马换上新皮,以表示你的新鲜;而是你能多大胆容忍你的过去,保留这个地皮的过去,并创作这块土地的未来感,这样的才不是复制,这样多可爱。
▲轩辕殿巷
我能在一条街上,看到衣服土气的中年人,看着开着电动车带着头盔准备去工地的工人,还看到正准备打开门的年轻人。
▲长沙街角店铺
这样的地方!多可爱,勇敢而大胆的可爱!
我们规避掉了一些风景性的老街,而是本地人会去逛的小街,这些街道房租便宜,年轻人创业多,活力感强的设计小店。
▲潮宗街
这些老街分别是:①潮宗街;②福庆街;③轩辕殿巷;④连升街;⑤城南路白沙街。
潮宗街、连升街、福庆街三条老街连在一起,错落的街道是不同的小店,就光每家店里的挂上的门头,店面,就让人眼睛不能停一下,可以拍一天。
▲长沙手绘墙
长沙和南昌的文化基底很像,都是革命中的光环城市,而这个城市特别突出的是他们发挥的年轻人的活跃吧!
▲长沙文和友
▲巷子里家常菜排队
我有些无法理解,长沙人的排队。午饭排队可以到2点,在一家叫“光脑壳菜馆”的街边摆满了凳子,在等叫号。
然后这家的桌椅,也摆满了整个弄堂的角落,见缝插针里是一张小桌子。
▲一家好吃的面包店,要下午5点营业
茶颜悦色,倒没有之前说的那么夸张,不知道是不是开了很多家的缘故,你能轻松买到单。
广联申惠灵顿牛排包,从早到晚,去晚了就没有!马克餐吧,竟然要下午5点才开业,早上10点钟去赶到吃午餐的计划泡汤;
湘识小吃,在潮宗街吃到的一家吃得满足、不排队的小馆子,就连晚上的小吃一条街,每个摊位都排队!
▲街角咖啡店
啊!长沙的年轻人,晚上都出动来搞吃了,即使周末的白天你们也看不到他们的踪迹,而在晚上12点,整个城市也没有一点睡意,还是沉醉于酣畅淋漓的:吃一口!
▲街角咖啡店
商家的广告语也很大胆,可以个性到在门口写“这是一家不好吃的店”,小店里的位置上却坐满了等待油炸的人。
商家的引流也很大胆,一个咖啡厅,小小的空间,却预留了一半的空白设计,放在门廊,里面只有几张桌椅。
长沙们吃货的胃口很大,很能熬夜,很能排队。长沙的商家,不拘一格做自己的广告牌,调性高于对吃货们的服务。
我在长沙的夜晚,总能看到长沙很多漂亮的小妹妹,他们很精致、洒脱的走在小巷里。
▲长沙小吃
不说了,我在长沙吃成了一个胖子,我们花了3元,都拿来吃了。
到现在,我还在消化长沙带给我的赘肉,付出代价锻炼和不吃主食,担心夏天到了,入镜怎么办……
▲长沙臭豆腐
▲长沙觅书店
长沙有自己的城市书店,有自己的艺术馆,有自己的特别的建筑,这些像游客输出“文化名片”的地方。
这些文化地,绝不是本地人都不会去的“冷冻文化”,而是保鲜的。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是开心人大药房的老板开的,他提供药医治人的身体,又建设场所培育人的精神。
看到石碑上的介绍时,我觉得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板,我不认识他,但我敬佩他。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这个展馆的建筑耗资过亿,从卫生间的水龙头、门、垃圾桶都别具设计;连廊、穿梭、国内的策展人,关于生命、光、手工、非遗、书籍,甚至还有一片漆黑里,拿着手电筒去观赏一幅画,你能看到什么样的视角的体验。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展馆,是很苍白的。展馆是在从某个方面,让人思考,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你走进去,好像没有看懂那是什么,可是你走出来,心里已经留了不一样的东西。
▲觅书店
长沙有书店,十二时辰,本地人的街边书店,一本书可以做出一杯和书有关故事的咖啡;
觅书店,超级大的一个网红书店,已经成为了每个来长沙打卡的文化名片。
▲长沙墙
我发现长沙人应该很爱自己的城市,包括这些书店。他们总是在强调自己的长沙文化元素,写着“长沙”两个字,我在想,一个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城市,是因为他们成为了旅游之后,到处都是很强的在地文化的强化;还是因为本身的自信和对在地文化的热爱,使得吸引了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