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欣赏篆刻》
大家在欣赏篆刻作品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刀法,篆法,章法等方面入手。今天只谈篆刻的创意。
刘长午老先生谈篆刻一个篆刻作品在构思时,作者心中会有一个样式设想,即什么样的章子更适合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一己之见。供同好参考。
1,装饰设计:把文字线条设计成带有装饰性的纹样,看上去会有另一种情趣。▼
腹有诗書氣自華2,简洁设计:选择笔画少的文字入印,配以宽边框,更显得对比分明,暗含机巧。▼
3,趣味设计:很多方块字是组合而成,在几个字的相同部分作个组合,会增添作品的趣味性。▼
如下例印:
扒拉二字提手旁的变化处理;▼
扒拉不开化作二字立人旁的变化处理;粒粒二字的米字旁的处理。▼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作相思红豆红海河两字共用偏旁的处理;均为趣味组合。▼
海河岸上是吾家/海河二字共用一个水字4,线条密集设计:笔画多的字入印,容易感觉拥挤,一旦去掉边框。不但无局促,拥挤感,反而显得舒展而整体感更强。▼
5,古文字设计:篆刻一般选择小篆入印,但为增添作品历史的厚重感,往往也会选择更古老的金文大篆入印。使其更具独特的美感。▼
6,印文内容设计:
(1)民间俗语入印:不用雅文用俗语,则别有风味。算是大俗大雅。▼
(2)名人书法入印:虽非篆刻,却因出自名人之手笔,别具趣味。此是书法家凌玉海先生的签名。▼
(3)名人诗词入印:以众人耳熟能详的整首诗词创作组成印祖,诗词的感染力与组印既独立又统一的表达方式形成立体的艺术效果。
例:李清照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名人名句入印:读来有哲理,有启发。▼
7,出新设计:出新并不是完全背离传统。而是有传承,有借鉴,有创新。
(1)借鉴古代冰裂纹图案,运用到篆刻设计,也算是独辟蹊径了。▼
(2)选择异体字入印另有趣味。▼
8,小篆入印:▼
古已有之。
篆刻艺术欣赏,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随着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篆刻艺术会呈现出新的设计,新的意境和新的高度。我们的欣赏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文/刘长午原创
篆刻上图/刘长午原创
(惠灵顿雅风社《中国符号漫谈》研讨小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