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的年科幻电影《阿凡达》(Avatar)为福克斯创下了27.8亿美元的票房,虽然现在阿凡达2已经完成拍摄,但预计到年才能上映。
迪士尼计划花10亿美元制作所有的4部续作。对于观众,除了更精彩的故事剧情,更多的电影技术也是一大看点。因为在《阿凡达1》首次上映时,全球的观众都被电影中3D场景、特效合成所吸引。3D由此打开了市场。
因此它的续集视觉特效同样受到期待。但仅在最近几年中,电影技术大大得到发展,游戏引擎渲染、LED屏幕为背景等技术也已经进入实用,《丛林书》和《曼达洛人》等电影都是案例。对于《阿凡达2》,这既是机遇也是个挑战。
《阿凡达2》的情节与制作技术一直都是机密,但最近制片人乔恩·兰道(JonLandau)发布了一张幕后照片,一些技术点才为行业人所知。
JonLandau拍摄的“Matador”(底部)和“Picador”(顶部)的图像。图片来源:JonLandau-Instagram
但这张图片不能说明很多的技术细节。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蓝背抠像。之前,卡梅隆承诺在阿凡达发行后,就准备以高帧率拍摄续集,但从未公开它的确切规格。
后来,在接受IBC的独家专访中,卡梅隆的制片公司LightstormEntertainment称阿凡达2和3会在3D4K模式下拍摄,帧率是每秒48帧,并采用高动态范围标准。
LightstormEntertainment生产服务与技术高级副总裁GeoffBurdick说:“每分钟都会实时传输大量数据,我们需要高帧频和高分辨率,所有内容都必须以3D形式存储。这对于正常速率影片,已经不是什么难点。但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的是,在更高的帧率和分辨率下进行3D同步,这里会有很多实际的问题。”
制作部门有一间移动放映室,可以在拍摄现场模拟剧院的环境。放映室内装有ChristieDigital3D投影仪,能够将符合DCI标准的素材投影到大屏幕上。尽管以这种方式在屏幕上放映并不少见,但它对于影片制作可能是最先进的示例,因为它是以3D形式投影的。
对于拍摄,3D系统由多个支持6K的SonyCineAltaV摄像机组成,采用了机身分离的结构,它的光学拍摄模块与机身之间通过6m的电缆相连接。这样通过减轻重量和改善人体工程学结构,卡梅隆导演和摄影指导RussellCarpenter可以更灵活,更自由地使用摄影机。
Burdick还描述了信号传输的工作流程。他们采用了一系列BlackmagicDesign的转换器,从SonyCineAltaV摄像机输出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多种组合,其中包括2K和4K的3D48fps,2K和4K的3D24fps以及HD加SDR和HDR变体的3D24fps。
虽然影片的最终发布格式尚未公布,但据了解,《阿凡达2》将仅以高帧频显示某些场景。卡梅伦打算只以48帧/秒的速度放映部分的片段。这些高帧率画面主要用于平滑快速平移时的运动模糊。相反,当时比较极致的是与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它有全片都为fps的版本。
卡梅隆说:“我有一个关于高帧频和3D问题的个人看法,当您看到某些镜头在平移移动产生频闪和抖动时,它就会分散3D的注意力。对我来说,高帧率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除了高帧率,另一个技术点是,重要的场景将在水下发生。这不仅是CG制造的水,也包括真实的水下拍摄。
水下拍摄不是问题,卡梅隆对此拥有丰富的经验,但空气和水之间的界面形成的高光点,对特效的制作会带来很麻烦的干扰。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标记点,并且产生了一堆错误的标记。摄制组已经为解决这个问题投入了大量的创新的想象力和新技术,现在他们已经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阿凡达2的实景主要在新西兰惠灵顿进行拍摄,还有虚拟的部分在LAX附近的ManhattanBeachStudios制作。
在《阿凡达2》上映时,肯定会再次带来一阵旋风。但如果想看到高帧率HDR的版本,对影院的放映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