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纪驭亚通讯员卜飞
非遗·学社联、乐动乐跳、舞态疗愈、守艺人、光影未来……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教育创新创业项目接过入孵证书,开启孵化、赋能之旅。6月27日,“传化·杭州惠立”教育双创公益行动暨浙江省首届师范类大学生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举行颁奖典礼暨第二届启动仪式。全国首个师范生教育双创赋能公开平台正式启动。
大赛由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省教育厅等指导,传化慈善基金会、传化科技城、杭州市萧山区惠立学校、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省红石慈善基金会、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承办。
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大赛得到省内13所及省外2所师范类院校近名师范生的积极参与,累计收到了个参赛项目。经过60余位专业导师和评委的指导评审,30余场次的咨询辅导,大赛最终选拔出13个金奖项目、13个银奖项目和27个铜奖项目。
获奖项目不仅回应了儿童美育、儿童研学、科普启蒙、经典阅读、思政教育、四点半课程等社会需求,更是开展了大量社会实践。
作为大赛发起方,惠灵顿杭州校区副校长、杭州惠立学校党支部书记沈国强表示,通过大赛评比,许多高质量的项目脱颖而出。“我们能做的就是保留这种本真的创造性,为他们准备好成长的土壤,让好的创意生根发芽。”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以“促进教育均衡,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设置了“未来社区未来教育”、“未来乡村普惠教育”和“非遗传承”三条赛道。
仪式现场,3个赛道得分最高的金奖项目开展路演、答辩,争夺冠亚季军。为乡村幼儿开发融体育和音乐教育为一体的艺体教具及课程,让“非遗文化“走进城市和乡村校园,以即兴舞蹈打开特殊儿童的心扉进行疗愈......师范生以他们的思考和实践,回应教育如何服务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筑牢共同富裕之基。
《乐动乐跳——儿童艺体教具赋能乡村振兴引领者》项目获得本届大赛冠军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华认为,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乡村振兴,破解人才瓶颈是关键。“大赛挖掘了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的师范类大学生。我们将进一步联合、凝聚社会力量,为他们搭建平台,实现青春梦想。”
据悉,本次大赛不仅选拔、激励师范类大学生的双创项目,更注重项目的孵化落地。
传化集团副总裁、传化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徐迅表示,传化将与街道、社会组织、创新企业等共同搭建开放的社会化平台,为优秀的学生团队提供实践场地和资金支持,将好项目带到社区和乡村,实现大赛设立之初的社会价值。
会上,传化慈善基金会、浙江省红石慈善基金会与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达成孵化合作,颁发孵化证书。
传化科技城、萧山浦阳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西湖风景名胜区党群服务中心、上城区采荷街道、拱墅区上塘街道、富阳渌渚镇等成为大赛第一批孵化赋能基地。采荷街道钱芳副主任表示,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创业政策,运用好地方创业资源,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发展。
大赛组委会还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嘉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衢州学院、台州学院、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在场的高校代表认为,培育师范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将是中国教育面向未来的一次有益尝试。而大赛和赋能平台建立具有新基建的意义,为师范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非常期待第二届大赛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