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地球上生存着不少的巨型动物,比如身高6米的巨型地懒,高3米的巨型洞穴熊,像坦克一样巨大的巨型犰狳。这些动物巨大的身形,对它们的生存来说可能是种优势,但是当人类学会使用石器进行狩猎后,就变成了它们生存的致命点。
人类是“性价比”的极致追求者,他们往往会挑选最大的动物作为攻击对象,一次成功就能让整个部落吃上半个月的肉。而那些较小的动物,同样具备很强的攻击能力,像灰狼、麋鹿这样的动物,人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捕猎,最终只能获得维持两三天的食物,不太值得。因此,有一种学说认为,巨型动物的消失,源于人类的捕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于“性价比”的权衡。
最近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几万年前,地球的海平面比现在低,澳大利亚大陆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塔斯马尼亚相连,它们连在一起构成的大陆被称为“萨赫勒”(Sahul)。
在冰河时期,萨赫勒是一系列独特的巨型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巨型有袋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而萨赫勒巨型动物的灭绝仍然是澳大利亚科学界最有争议的争论之一。最近在《大洋洲考古学》(ArchaeologyinOceania)杂志上发表的新论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巨型动物可能与该地区的人类共存的时间比以前想象的要长,持续到大约年前。
这项研究将巨型动物和人类之间可能的重叠期延长到大约年,这为萨赫勒人导致巨型动物灭绝的理论带来了新的证据。
与冰河时代(更新世时期)的其他地区一样,萨赫勒也有神秘的巨型动物群。年,著名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SirRichardOwen)从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洞穴(WellingtonCave)获得了巨型动物化石,10年后又从昆士兰的达林唐斯(DarlingDowns)获得了大型动物化石,自那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萨赫勒的巨型动物是如何灭绝的。
欧文认为人类应该对此负责。其他人,如普鲁士科学家路德维希·莱希哈特(LudwigLeichhardt),认为环境变化是原因,认为达林唐斯的巨型动物灭绝是由于构造抬升导致的沼泽排水所致。今天,辩论沿着类似的路线继续。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原住民人类是导致年前所有巨型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
了解巨型动物发生了什么最直接的方法是挖掘含有它们遗骸的遗址,并应用一系列技术来了解这些遗址(及其周围环境)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用新技术重新访问遗迹有助于我们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玛丽·简·山(MaryJaneMountain)在巴布亚高地的Nombe岩石采石场进行了最重要的研究,以了解萨赫勒最北部的巨型动物灭绝。山上对一处已知在晚更新世曾有人居住的遗址的仔细挖掘也发现了巨型动物化石。虽然化石本身无法确定年代,但对木炭样本、非巨型动物的动物骨骼和邻近沉积物中的蜗牛壳的年代测定表明,该地区早在年前还存在巨型动物。
然而,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该考古遗址并不是测试巨型动物灭绝的理想场所,因为它们缺少人类移动过的接近完整的动物化石。年,另一篇重要论文重新评估了这些遗迹,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更现代的碳定年方法,称为加速质谱(AMS)定年。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更小的木炭颗粒的年代,并再次使研究人员确定了支持Mountain工作所揭示的原始估计的年代。
在最近的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决定使用巨型动物化石的铀系列(U系列)测年来进一步测试这些估计。U系列测年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它让我们第一次直接确定巴布亚高地巨型动物化石的年代。
研究表明,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年至年前,这与Mountain的原始估计和最近的加速质谱数据非常接近。U系列测年提供了最低年龄估计,这意味着化石可能更古老。但是,由于得到了之前加速质谱测年的支持,这些数据共同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近年前萨赫勒确实存在巨型动物。这与这些动物在年前灭绝的持续理论相矛盾。
这项研究也延长了巨型动物和人类之间的重叠期。如果萨赫勒人出现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年前,这意味着大约有年的重叠。除此之外,最近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威兰德拉湖和袋鼠岛的西顿岩石庇护所进行的研究还估计,大约3万年前,萨赫勒的巨型动物还活着。
有人认为,是智人来到萨赫勒后,才导致了重大的环境变化,以至于巨型动物无法生存。但研究对Nombe的花粉分析表明,从至少年前到年前更新世末期,高海拔森林一直存在。考古证据表明,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在该地区并不活跃,这表明他们不太可能导致巨型动物灭绝。
更多的实地工作将有助于我们不仅了解巨型动物是如何在萨赫勒地区灭绝的,还了解它们是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以及它们的崩溃可能如何塑造了今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