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平凹废都褒贬不一外国批评家怎么看

贾平凹当年,《废都》在出版之前,各大出版社竞相报价,最后由北京出版社抢得书稿。小说出版一个月之内,第一版四十八万册被读者迅速抢光,随后又加印十七万册,到一九九三年年底,所印数目至少不下百万册,盗版还在其外。在《废都》名声大震的同时,文学评论家界也是一片沸腾,歌颂与批评也纷至沓来。称赞的人认为,《废都》是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史诗”,“中国当代文学高大的里程碑”;而贬低者着眼于其中的性描写,认为小说里的部分文字“低俗”,是“肮脏的男人性心理”,不如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写得既有深度又有姿态。《废都》出自一贯严肃的作家贾平凹,他怎么能写出huangse小说呢?更有不少自诩精英的批评家慨叹: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在迅速萎缩,他们为了生存不惜要满足xing饥渴的大众读者,文学的粗俗化,首推《废都》。而也有人希望,借着《废都》的成功,“中国文学能走出低谷”。有人将《废都》称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与在日本的《源氏物语》或在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地位不分伯仲。《红楼梦》写了四大家族的故事,《废都》也写了四大才子。《废都》也把现场安排在一个大院里,种种关系、各式人物,与《红楼梦》相差无几。曹雪芹刻画出贾宝玉这个情种的原型,贾平凹的庄之蝶也可以称为成年后的贾宝玉,他们与不同女子的关系构成了故事推进的线索。《红楼梦》以悲剧结尾,人去楼空,《废都》里绝望的男主角,最终也逃离现实。还有人说“《废都》是现代版的《金瓶梅》”。善于挖掘扭曲的男女关系,在文学上可与之一比。而文艺批评家张颐武则从文学史的角度指出,《废都》是分水岭,中国文学所谓的高低之分,从此再无必要,文学读物正在找回二三十年代纯粹读物的地位。不论批评家态度如何,等到一九九三年年底,《废都》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了。在国外,《废都》也声名大噪,连名字就被译成了好几个。法语译为《近乎没人要的都城》,获得了法国年度“费米娜文学奖”。这个奖项与龚古尔文学奖、梅迪西文学奖合称法兰西三大文学奖。贾平凹也成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作家。常年旅居国外的批评家查建英认为:此前贾平凹的作品以农村为题材,为中国乡村描绘出一幅幅清纯、温馨的画面。而《废都》是他的陡然转向,是他的第一部以“城市”为题材的小说,是他第一部成熟的小说或“中年”小说。在西安这么一座古老的城市里,走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作家贾平凹,《废都》横扫文坛,可以称得上“一九九三年引发文学与出版大地震的小说”。正如《废都》所写,城市并没有多少感人的地方,不过是藏污纳垢之所,城市里的人要么牢骚满腹,胆小如鼠,要么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罗鹏评道:《废都》的文学价值已经显现出来,经过时间的清洗,小说的真实面目也变得清晰起来,研究者可以望着“秦砖汉瓦”,逐渐深人研究一度被视为专门写“性”的《废都》。他认为《废都》中的性与色不过是表面文章,文化变迁在知识分子中引发的颓废感及其外化的收藏癖,才是症结所在。对此,贾平凹显然是有着先知般的预见,所以二十年后回望《废都》和其中的人物,不能不说这是一部警世良言。实际上,贾平凹在小说的后记中早就点明了他的题旨:“上了年纪的中国人走不出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就连我们这代四十几岁的人,也走不出来。我为此感到悲哀。不是为我自己,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上帝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明明是一朵光亮美艳的火焰,给了我这只黑暗中的飞蛾兴奋和追求,但诱我进去了却把我烧毁。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王一燕总结:贾平凹的小说表现了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现代小说本土主义写作的传统,其中有着对故土的依恋,对其落后现状的焦虑,对原始质朴的民风与村寨、乡镇、风土习俗的钟爱。贾平凹的写作聚合了一方风土上各种现实素材的商州系列故事,为文学本土主义的定向和叙述中国的构思,提供了本土场域文学表达的范例。西安古城加拿大怀雅逊大学中文教授司徒祥文(JohnEdwardStowe)也是国外研究贾平凹的专家之一。在他的论述中阐明:一方面,贾平凹将自己的文化传统视为写作源泉,一次次地汲取,戏仿,达到为己所用的目的,使其作品拥有了古典小说的审美质地;另一方面,贾平凹还在不断创新,将作品的触角指向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有所担当,与现实的存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进而形成一种少见的张力,在美学上达到一种古今杂揉的叙事效果,这也是贾平凹与众多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以上种种,可看出国外学者对贾平凹《废都》的欣赏,超出了国别,对优秀的文学不吝赞赏。图源自网络

材料来源:《东吴学术》年第6期,《废都》二十年贾平凹小说在国外的研究,史国强;转引自ZhaJianying.“YellowPeril.”TriQuarterly93(Spring-Summer);王一燕《叙述中国:贾平凹的文学世界》新媒体时代,在轻阅读的同时,也别忘了深度思考。暂别柴米油盐,卸下所有身份,一同进入野草书屋,体味本心。野草君有幸在这里遇见你,感谢倾听,也愿你留下足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