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津大学OSSD国际教育中心的高一在校生温思涵同学看着文静、内敛,不善言谈,甚至有些羞涩。但没想到,当主持人提问她时,她却在分享时,自信而又淡定,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侃侃而谈。温思涵说,选择国际教育是她自己的决定,在和家里开诚布公的沟通时,父母表示了对她个人选择的充分尊重。这是让温思涵最为感动和受益之处!
她说,能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愿意让子女去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是她的幸运。这份来自家庭的支持与信任,让温思涵没有退路,只能在自主选择的这条道路上积极奋进。当然,在国际教育模式下,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充分尊重个性,充分尊重自由表达的校园氛围里,温思涵从入学的羞涩、内敛,成长改变为敢于表达自己、敢于挑战自己,善于言谈、喜欢沟通的开朗性格,这得益于国际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自由、开放的文化与学术氛围。
从公立教育系统中走出来的温思涵,是从初中开始转读国际学校的。她说,在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明显地感受到,无论是课堂学习范围,还是老师的授课方式,等,和小学上学时那种公立教育系统的规范、保守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批判性思维”充斥在校园、课堂,及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在国际学校多元化的发展和学习氛围下,温思涵不仅在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和成绩的提升,尤其是在学习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习惯上,获得了非常大的改变。让她获得了独立思考力和独立的行动力,并建立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她说她不想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而是自己心目中想成为的那个自己。而国际学校让她的这个想法,正在逐步实现。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总校学生会主席陶瀚翔来自天津英华国际学校的陶瀚翔坦言,自己不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孩子,比起向世界名校目标奋进和冲刺,陶瀚翔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加热爱生活的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艺术专业,想读建筑学专业的原因所在。
陶瀚翔说,在自己小学阶段,自主程度还不高,是父母为自己选定的学校。但是,到了初中阶段,他开始独立自主地参与对未来的选择,也曾经历过与父母协商的阶段。到底去哪所初中更合适?最终,与父母达成共识决定去国际学校读初中。到了高中阶段,陶瀚翔就可以完全自主决定上哪所学校。一步步的成长,让陶瀚翔逐渐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他说,这也许就是国际教育带给他的最大的帮助,他说,国际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突破自己思维的边界和生活的边界,去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在一个条条框框里。对于陶瀚翔来说,国际教育就如同为人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去自己给自己定义,为自己的未来铺路,一切选择与行动都是自发性的。这种体验,让陶瀚翔感到无比快乐和丰满。
天津惠灵顿学校高三学生CynthiaCynthia是来自天津惠灵顿学校高三的学生,她很喜欢经济,尤其是行为经济学是她比较喜欢的领域。自从哈佛夏校第一次接触宏观经济和财务会计并且取得了双A和8个学分后,Cynthia又自学了AP宏观和微观,并且拿到了双5分。因此,在目前收到的大学offer中,Cynthia非常希望去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或香港大学学习经济学。
Cynthia在现场分享说,“国际学校的普及,可能使得大家多了一些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