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去病和辛弃疾,起名字的人是不是有病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霍去病,给他起这个名字的人还真有病。

有一次,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进宫去探望妹妹子夫,这时宫内异常肃静,人们互相说话打招呼都悄声细气,蹑手蹑脚,生怕惊动了皇帝。卫少儿抱着孩子进宫,快到子夫的寝宫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声音如雷贯耳,被皇帝听到了,卫少儿都吓得快昏过去了。

等候这位皇帝妹夫发落自己。原来啊,武帝正躺在床上,经受着重感冒带来的病痛和苦恼,突然间听到震耳惊魂的孩儿哭声,竟把他吓出一身冷汗,顿觉身体轻松舒畅起来,病也好了。他一抬眼,看到卫少儿跪在床前,等候降罪,武帝就让她起来,并叫她将孩子抱给他。

圣上抱过婴孩,龙颜大悦,不停地逗着孩子,此时,这小家伙眉开眼笑,武帝越发喜爱,随问卫少儿:“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卫少儿说:“还没有起下名字呢。”武帝眯起眼睛想了会儿说:“寡人近几天来身体欠安,得了伤风感冒,不料这孩子几声大哭,惊得我一身冷汗,这病居然去除,不如就叫去病吧。”

于是乎,霍去病的名字由此而来。不过,这一说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另一说是东方朔给起的,还预测霍去病会英年早逝。笔者看来,这两种说法都不足信,因为一般小孩子都是出生即取名,只有说名字后来改成什么就另说。不过这个并不重要,重点是他传奇而短暂的一生。

元朔六年,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破格封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出击匈奴于漠南,他率领骑兵歼灭了匈奴多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两年后,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短短一年时间,斩敌4万余人,俘虏包括单于在内的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彻底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这一年,霍去病刚满二十岁。

在他二十二岁时,汉武帝命他与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一路上势如破竹,消灭了7万多匈奴部队,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近百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兵锋一直杀到了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霍去病的一生堪称传奇,甚至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战神。他十七岁领军出征,十八岁获封冠军侯,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六战匈奴未尝一败,共斩获匈奴几万余人。“瀚海勒马”、“封狼居胥”成为了多少后人的梦想,是多少名将都未曾达到的高度,可他只用了5年时间,完成了其他人一生都难以达到的目标,成为中国历代武将的最高追求。可以说,霍去病对减少匈奴侵扰、维护西北稳定、开拓边疆,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却在二十四岁时突然猝死,英年早逝,叫人无限惋惜。

辛弃疾得此妙名,全拜霍去病铁杆粉丝的祖父辛赞所赐,辛赞非常崇拜霍去病,希望辛弃疾也能像霍去病一样神勇,击退金人,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于是特意给孙儿取名为“弃疾”。而辛弃疾也不负祖父的期望,如霍去病一般,立下了恢复领土、报国雪耻的志向。

在他二十一岁时开始出道,组织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两年后,辛弃疾奉命代表起义军和宋朝联络,并劝说耿京归宋,本已得耿京的同意,然而在返回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并献其于金人,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义军作鸟兽散,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他登高一呼,啸聚千人,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所谓“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来形容这时的他可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辛弃疾只带50名勇士闯杀过去,硬刚当时金营驻扎的整整5万大军,擒获张安国并将其押解至南宋最高法庭处斩。以区区50人就敢袭击5万金军的壮举,使朝野也为之一振,宋高宗对此“一见三叹息”。

完成以上壮举时,辛弃疾才二十三岁。少年得志的他并不自满,毕竟霍去病在这个年龄时,已经“封狼居胥”了。

他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抗金报国,不停地向皇上谏言,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可惜宋高宗只想偏居一隅,对收复失地兴趣缺缺,最后直接把他给禁言了。

比起霍去病来,辛弃疾只能恨生不逢时,在官场上不得志,只能看着岁月流逝,白发徒增,却无能为力。从23岁到68岁,辛弃疾的人生蹉跎了45年,他终其一生没能有机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将死之时,在病床上遥望北方,繁华过后的凄凉,令人感慨。

这两位名将虽然都拥有着过人的作战能力和万夫莫敌的勇气,但他们的人生却总是充满着戏剧性,霍去病年少的身体经受了太多风沙的侵蚀,英年早逝;辛弃疾终其一生没能有机会完成自己的梦想,最终抱憾而去。

人的命运,就是如此难以两全,但他们作为忠勇爱国的标杆,会永远被历史铭记,被后人瞻仰,流传千古,熠熠生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