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菜赛道预计超万亿,真的假的

年的餐饮新风口非预制菜莫属。无论是已经通过IPO的味知香,还是小红书上爆红的惠灵顿牛排,或者是直播间火爆的广东盆菜,福建的佛跳墙,都在宣告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正在崛起。有人担心预制菜在中国的发展是“伪需求”,疫情即将结束,人们也将很快抛弃预制菜。而“新冻派”通过对比美国日本市场看到,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预制菜的赛道不止万亿,而是价值几万亿。全世界都在对标的供应链巨头Sysco预制菜起源于美国,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20世纪60年代起,各种类型的预制菜在美国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即使冷藏条件下,深加工生鲜净菜的保质期也只有3-4天,比较短,美国居民多购买速冻食品。在美国,餐饮业发达,尤其是标准化餐饮企业数量居多,预制菜在美国餐饮渠道发展成熟。并由此诞生了全球超大型食材配送供应链公司Sysco。SYSCO成立于年,年登陆纽交所。自年进入《财富》杂志强企业排行榜以来,它连续25年入榜。Sysco在美国餐饮供应市场上占有率高达16%,在全球90多个国家拥有多家分销机构,为超过60万家客户提供食材供应服务。在所有客户中,餐馆营收贡献占比最高,近7年来均超60%以上。Sysco在业绩最高峰时,年财年,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6.74亿美元。目前市值亿美元,约合亿人民币。美国冷冻食品巨头一窥来自美国第二大冷冻食品企业ConagraBrands年业绩演示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冷冻食品市场,雀巢市场规模排在第一位,ConagraBrands排在第二,其次是肉类制造商Tyson、联合利华以及卡夫亨氏。美国的饮食文化中主食的类型丰富多样,菜则以肉类为主,雀巢、ConagraBrands为代表的食品制造商占据主食类的主要份额,而肉类的主菜类型则以Tyson和荷美尔、史密斯菲尔德为代表。作为美国冷冻食品市场份额第一的雀巢,旗下冷藏与冷冻食品品牌以冷冻披萨为主,在冷冻披萨类别里有4个品牌,主菜餐食类有5个品牌,特色类冷冻食品有2个,不论是哪一种类型,针对的都是餐食场景,以便捷性取胜。日本的预制食品两强争霸如果说美国饮食口味统一,容易产出标准化产品,而亚洲市场的烹饪文化与饮食习惯更加精细化,相比于美国也更加注重菜而非主食。以日本为例,调味料非常丰富且多元化,而调味是亚洲烹饪文化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在日本,由于人口密度高,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见,预制菜包括速冻的和冷藏保鲜的需求量都很大。日本预制菜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高速发展,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0%以上,比较大的预制食品公司有如神户物产和日冷公司。神户物产是日本最大的预制菜公司之一,主要经营业务为食材生产制造兼零售批发该集团在全国有21个工厂,开发制造德用香肠、冷冻乌冬面、三文鱼片、水羊羹等原创商品。并且从40个国家直接进口食品,截止到年10月末,神户物产还在全国开设业务超市家,年营业额亿日元,约合亿人民币。日冷公司为日本预制菜行业另一大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有食品加工、水产和畜牧业,不动产以及冷链物流业。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8亿日元,约合亿人民币,其中公司的速冻调理食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5%左右,约合亿人民币。我国预制菜行业万亿元市场规模可期消费结构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米面等粮食消费下降,而肉禽蔬菜和休闲零食等消费占比上升。经济的发展带来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从整体上推动食材行业的增长。中国目前社会结构的核心经济指标,比如人均GDP水平、劳动人口比重、家庭人口结构等,跟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非常类似,预制菜在中国也有望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年,我国餐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食材占比约30%-35%,餐饮食材规模约1.4-1.6万亿元。从日常居民消费来看,家庭消费食材预计是餐饮的3-4倍。B端+C端食材合计,预计总体食材规模至少5-6万亿元以上。而从长期来看,参考日本预制菜60%的渗透率,则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中国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IPO中披露,-这三年,实现营收3.59亿元、4.66亿元、5.42亿元。距离成熟国家的领先企业百亿的营收差距巨大。所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都会因为劳动人口比例下降、劳动时间成本增加而加速智能化、工业化、标准化的改造,预制菜万亿级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