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拿破仑有约5.3万名步兵,与威灵顿的步兵数量差不多,但威灵顿的部队良莠不齐。炮兵可以轰击敌人,骑兵可以消灭脆弱的单位,但真正赢得胜利的还是步兵。只有步兵才能发动进攻,夺取敌人阵地并守住。骑兵可以深深插入敌军地域,但正如克勒曼在四臂村发现的,骑兵面对敌人的滑膛枪和火炮非常脆弱。
要战胜敌人的步兵,就需要自己的步兵,拿破仑在这方面其实没有优势。要突破威灵顿的步兵,皇帝的步兵需要通过半英里的开阔地,其间会一直遭到英荷军火炮的轰击,而敌人可以隐蔽起来,等到最后时刻才冲杀出来。最后的决战将是步兵与步兵非常近距离的枪战。让步兵横队通过开阔地是不可能的。所以法军只能以纵队前进,而迎接他们的将是英军横队。当然法军在接近敌人后会转换成横队,但他们需要以纵队形式穿越山谷,而纵队对炮兵来说是很轻松的目标。
这个湿漉漉的星期天拂晓时,法军可以看到敌人在远方山岭严阵以待,尽管许多英荷军士兵隐藏在背坡。不过战场的形状是很清晰的,而且面积很小。滑铁卢战役是史上战场最狭窄的战役之一。三支军队要在3平方英里的地域殊死搏斗。法军中路在佳姻庄客栈,这座客栈位于公路与南岭交叉处。站在客栈处的人若向北沿着公路眺望,可看见山谷在他面前向左右两侧展开。
南北两座山岭并非平行,都是弯曲的,北岭形成一个面向南方的半圆形,而南岭是一个面向北方的半圆形,所以中间的宽阔峡谷是人的眼睛的形状。战场的东端有一些零零落落的石屋、一些树林,更远方是崎岖不平、地形复杂的乡村。这些小山上交织着溪流和拉恩河的源头水,易守难攻,所以战场东端以那片地形更为破碎的地域为界。在这片地形较破碎的地域的边缘,有一些小村庄和较大的农庄:
帕普洛特、拉艾、斯莫安、弗里谢蒙,全都可以被改为坚固的石质要塞,所以这一翼,也就是英荷军的左翼,非常坚固,法军无法尝试在这里绕过威灵顿军队的侧翼。在法军战线后方,还是在他们右侧,有一个叫作普朗斯努瓦的大村庄。大多数法国人可能很少注意到普朗斯努瓦。它在他们背后,所以不大可能成为与威灵顿部下交战的战场。但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普朗斯努瓦将成为一个屠杀场。
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拿破仑都待在佳姻庄附近。威灵顿比皇帝活跃得多,但若没有特别的事情,一般待在北岭中央十字路口旁的一棵榆树下。从佳姻庄到这棵榆树的距离是3/4英里,从十字路口向东到帕普洛特也是3/4英里。北岭的顶端有一条小路,大致沿着山岭走向。法军可以看见这条路上的树篱,法军与这条路之间就是宽阔的山谷,地上长着高高的黑麦、大麦和小麦。
在佳姻庄观察的人会看到,榆树和帕普洛特之间的开阔乡村是一块长长的缓坡,延伸至威灵顿军队在等待的山岭的低矮顶峰。穿过这片开阔地进攻,是非常可能成功的。若径直沿着公路向榆树进攻,就困难得多了,因为远方山岭缓坡的半山腰处坐落着固若金汤的石屋农庄拉艾圣,法军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在这座农庄派驻了部队。若进攻威灵顿中路,就必须攻克拉艾圣要塞,消灭驻守在与农庄隔着一条路的大沙坑里的绿衣来复枪兵。农庄和沙坑间隔约米,也就是码多一点,都在山顶前方。
拉艾圣西侧又是一片开阔地,宽约2/3英里,法军若在此处进攻,不会遇到许多障碍,但必须夹在拉艾圣驻军和乌古蒙农庄大型建筑群守军之间前进。乌古蒙是一座富裕的农庄,位置在威灵顿山岭的前方。它比拉艾圣大得多。那里有一座很大的房屋、谷仓、小教堂、马厩和其他外围建筑,全都被高高的石墙环绕着。有一座有围墙的花园,以及有树篱环绕的果园。这也是一座令人生畏的要塞,南北两座山岭在此处距离最近,不过二者之间的山坡在此处最陡峭。
乌古蒙是个棘手的目标,但乌古蒙和拉艾圣之间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发动大规模的步兵攻击。在乌古蒙以西更远处,地域更为开阔。拿破仑会发现很难包抄英荷军左翼,因为帕普洛特远方地域易守难攻;但威灵顿的右翼,即乌古蒙以西更远处,或许会诱惑拿破仑。如果他绕过乌古蒙向西进攻,就能迫使威灵顿放弃他的山岭,将部队转向,以面对新威胁。威灵顿害怕拿破仑会那样做,于是将自己的大部分预备队部署在布赖讷拉勒村,它的位置在他右翼的后方。
这些预备队能够抵挡法军的侧翼包抄,但如果战局不利,威灵顿被迫撤退,在哈勒村还有1.7万人;若威灵顿军队被迫向大海撤退,这1.7万人将担当后卫。后来,这1.7万人在当天战斗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拿破仑派遣了他的部分兵力,即格鲁希的3.3万人和96门大炮,去追击普军。格鲁希的任务是找到普军,与其交战,并阻止布吕歇尔军队前来援助威灵顿。于是,到6月18日黎明,三支军队都在准备作战。大雨终于停了,不过当天大部分时间都还会有阵雨。
虽然是夏天,却仍然寒冷刺骨。约翰尼·金凯德的来复枪兵在榆树以北不远处的公路边瑟瑟发抖,烧了一大锅水,往锅里放了茶叶、糖和牛奶。“军队的所有大佬都经过了这里,”他说,“我相信,他们所有人,从公爵往下,每人都要了一杯茶。”法军的处境并不比英军舒服。18岁的步兵路易·康莱在大雨中度过了一个寒冷入骨的夜晚,但至少黎明时有早餐。他所在的连宰了一只羊,加了一些面粉煮,好让肉汤稠一些,但他们没有盐来调味,于是其中一名士兵往锅里放了一点火药。
康莱回忆说,这羊肉“非常难吃”。英国近卫军士兵马修·克雷在乌古蒙果园一条沟旁度过了一个痛苦的夜晚,他的经历也差不多。他说,在黎明时:我们从乌古蒙农庄搞了一些燃料,点起火来取暖。我们在湿漉漉的沟旁坐了一夜,四肢都抽筋了。每个班的中士发给每个人一小块面包。上级询问士兵当中有没有当过屠夫的。宰了一头猪,将它切开。克雷得到了猪头的一部分,他虽然把肉烤了烤,还是觉得无法下咽。然后他检查了自己的滑膛枪,做好准备。
他的枪已经装好了子弹,因为乌古蒙驻军担心夜间遭到袭击。不过一夜无事。他向一块烂泥田埂开了枪。在南北两座山岭,士兵们都在清理自己的滑膛枪。火药可能受潮,大家都不希望敌人出现时自己的滑膛枪却不能使用,于是他们都开了枪,除去隔夜的火药。克雷检查了自己的弹药,束紧滑膛枪的击铁,然后给强劲的弹簧与扳机上了油。有些滑膛枪的木制部件因受潮而发胀,影响弹簧的运作。克雷和其他每一名英国兵一样,携带的都是褐贝丝式滑膛枪,不过事实上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武器。
当时有“标准”滑膛枪、“印度标准”滑膛枪和“新标准”滑膛枪,它们的绰号都是褐贝丝式。最基本的滑膛枪是在18世纪初发展出来的,也就是滑铁卢战役前的年。马尔伯勒公爵的陆军对19世纪初生产的新标准滑膛枪也不会感到陌生。滑膛枪很重,有10磅多一点,非常笨拙,枪管长39英寸或42英寸,发射的弹丸直径为1英寸。1分钟内有可能发射5发子弹,但这是极罕见的情况,正常的射速是每分钟2-3发,就连这也是乐观的估计。
在战斗中,点火孔会被燃烧的火药弄脏,枪管内的残留火药会结成块,燧石会破裂,需要更换。不过一个人的英军步兵营每分钟仍然能发射0-1发子弹。如果在距离目标太远的地方射击,比如码之外,大多数子弹都不会命中,因为滑膛枪的不精确是臭名远扬的。它不精确的主要原因是游隙,即枪管内径与弹丸直径的差距。这个差距一般是1/20英寸,这样能让弹丸更容易、更快地装填,但弹丸在枪管内飞行的时候会不断蹦跳,最后一次蹦跳将决定它出膛后飞行的方向。
结语
人们对滑膛枪的精度做过许多实验,普军做的一次实验很典型。他们发现,若一个步兵营射击一个距离75码、长英尺、高6英尺的目标,命中率为60%。若距离为码,命中率下降到40%。距离码时,命中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