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8日上午,英国惠灵顿公学(WellingtonCollege)计算机教师IliaKurgansky受邀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从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研究、发展形势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英国惠灵顿公学计算机教育情况,并与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师成员进行互动研讨。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部分教研组教师成员参加交流研讨。
首先,IliaKurgansky结合英国中学阶段计算机教育发展形势和考试要求,介绍了英国惠灵顿公学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为进一步对接和适应英国中学考试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惠灵顿公学以计算机授课内容难易程度为标准,通过初级和高级课程设置,积极推行多层次、多元化计算机科学教育。其中,初级课程主要针对参加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会考学生开设,以学校必修课程为主,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引导和学习督查,不断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进入A-Level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高级课程作为英国惠灵顿公学特色课程,在充分开展课前调研评估基础上,坚持学生需求导向,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团队合作、交流研讨、互帮互助”形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培育了一批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并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惠灵顿公学每周设置5节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学习内容。同时,学校每一科目均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主攻专业进行差别化选择。IliaKurgansky还强调,以解决数学、物理问题为切入点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思维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其他学科兴趣培养,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IliaKurgansky以一道求取最短路径的算法题为例,详细阐释了支持跨平台的Python编程语言在PyCharmEdu2软件中进行程序编写的优势,并展示了运用MicrosoftOneNote软件实现记录和同步笔记等功能的便捷性操作过程。
最后,IliaKurgansky参观了我校计算机实验室,并与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成员合影留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