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锁吃肉新机遇,健康又美味的肉制品原来在

白癜风规范化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文:SabrinaLi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金灿灿的炸鸡、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外酥里嫩的烤鸭、酸甜可口的糖醋小排...就问谁能抵挡住肉肉的诱惑!

的确,从旧时的肉类产量低,普通百姓只能在年节上吃到肉,到建国后凭肉票买肉,人均月吃肉量仅为半斤,再到改革开放后肉制品行业迅速发展,吃肉逐渐成为日常。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显示,“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消费大国,人均肉类食品消费量从年的9公斤/年快速上升到年的70公斤/年。”这意味着人均吃肉量在短短45年间翻涨了近8倍。同时,年我国肉类产量达.44万吨,约占全球肉类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成为了实打实的吃肉大国。

不过,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吃肉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据TheWorldCounts数据显示,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新西兰和西班牙的年人均吃肉量超过公斤,为全球最高,其中美国达公斤。

此外,由于肉制品加工起步较晚,我国肉类消费以生鲜肉为主,肉制品的占比在近20年的统计中一直维持在20%,没有超过25%。肉制品还存在高温肉制品多、低温肉制品较少,初加工产品较多,深加工较少等问题。这反映出我国肉制品加工水平相对较低,但是面对这个2万亿的大市场,也说明肉制品市场的发展潜力。

01

进击,市场正在重做肉制品

Foodaily发现,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新机遇、新方向。

1、肉类预制菜,拯救厨房小白

经过疫情的洗礼,“宅家吃饭”需求增长显著。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预制菜行业中,肉类预制菜的增长数据尤为亮眼。其中,年国内肉禽预制菜的行业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在年将达亿元;水产预制菜则为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在年将达亿元。伴随人们饮食的多元、消费结构的升级,肉类预制菜正迎来发展的极好时机。

长期的居家生活激发了居民的下厨需求和热情。在经历了几次“炸厨房”后,肉类预制菜的方便快捷和美味,成为消费者尤其是“厨房小白”们的首选。在这期间,预制菜的品类也进行了多轮的迭代升级。

首先是从家常到高端。在最初的宅家吃饭、一人食等场景,水煮肉片、梅菜扣肉等肉类预制家常菜实现了不用外卖也能又快又好的吃到美味饭菜。伴随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增加,佛跳墙、葱烧海参、西式的惠灵顿牛排等高端菜也出现在肉类预制菜中,在年初,预制菜年夜饭迅速走红,半小时搞定年夜饭的诱惑让它成为不少家庭过年餐桌的C位。

图片来源:眉州东坡、天海藏、朕宅

其次就是下馆子热门选手的普及。这些大菜通常是一个饭馆的招牌,烤鱼、干锅牛蛙、小龙虾...一个菜就是一顿饭。这些大菜的预制化,不仅解决了在家制作的耗时耗力和繁杂的准备制作,也实现了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在家随时即可享受大餐的便捷。此外,相较于外出吃饭动辄人均一两百,预制菜的价格也更加美丽,盒马鲜生的2人份蒜香烤鱼只要39.8元,馋匪的热炉卤牛蛙69.9元适合2-3人食用。

再者就是预制肉类小食的兴起。伴随空气炸锅的流行,不少品牌都在生产针对空气炸锅的美食,其中鸡米花、小酥肉、炸鸡翅等裹粉类产品既符合空气炸锅的烹制特点,从油炸到空气炸更能满足消费者“解馋但又怕胖”的饮食需求。这类产品的口味自不必说,以圣农为例,空气炸锅系列的脆皮炸鸡和嘟嘟翅两款产品,年销售额均破亿元,长年稳居电商平台鸡肉类目前列。

肉类预制菜从最初的拯救厨房小白,逐渐发展到满足更多消费需求和习惯的品类“黑马”。

图片来源:圣农

2、消费升级,低温肉制品持续发力

健康消费趋势下,低温肉制品的优势凸显。相较于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肉类的原有营养和固有风味,品质更高,更受到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推崇。同时,冷链物流的发展成熟进一步降低了行业成本,高温向低温进行迭代,已经成为肉类行业的普遍共识。

在这之中,以高温肉制品为主的传统肉制品企业也开始向低温肉制品转型。双汇在年便提出“开发大低温”战略,并于年引进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全套低温肉制品设备和技术,金锣则加大技术研发,独创“低温肉制品加工技术”等技术,推出“德式脆皮热狗肠”、“德式山庄火腿”、“德式切片火腿”等一批德式风味肉制品,实现低温肉制品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以多元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本味鲜物、肉班长、肉敢当等新兴肉制品品牌们则在产品力上发力,层层升级产品打造差异化。本味鲜物以“肉源做加法,配方做减法”的品牌差异点切入低温肉领域市占比最大的烤肠品类,肉源选择黑猪肉,在配方中减掉淀粉和不健康的添加剂,革新消费者对烤肠品类的认知,年销量突破1亿元,复购率达30%。低温午餐肉品牌肉班长打出了“不做淀粉肉”的品牌承诺,产品不添加亚硝酸盐、磷酸盐、香精、色素等添加剂,采用植物天然配料,扩大了适宜食用人群,从孕妇儿童到减脂健身,首款午餐肉产品上线2月后便有了近千万元的销售额。

图片来源:本味鲜物、肉班长

3、“无肉不欢”,肉类零食开始品质化

国人对于吃肉的热情不仅体现在饭桌上,也热衷在餐桌以外随时随地吃到肉。天猫数据显示,年肉类零食增速达到了38.6%,是整个休闲零食增速的两倍。

肉类零食也不局限于只追求好吃,消费者对口味、口感、原料质量、加工方式、包装形态、食用场景等方向的要求都在逐一提高,新鲜度和品质化成为肉类零食的发展方向。

回味一梦在年底推出卤味零食新品类“一整根风干鸭脖”,采用酱卤风干工艺和氮气常温锁鲜技术,让产品与常见的锁鲜装鸭脖形成明显区隔,一整根鸭脖的造型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尝鲜心理,完整无缺的鸭脖也是高品质的体现,此外常温锁鲜无需冷藏更是扩大了鸭脖的食用场景。产品上市首月在抖音电商便有万销量,截止到年10月,这款产品连续10个月拿下抖音电商鸭肉类零食TOP1,成为年度爆款产品。

图片来源:回味一梦、王小卤、八只牛

同样是卤味,王小卤瞄准“追剧必备”、“粉面伴侣”等食用场景,对凤爪进行先炸后卤、去甲化、个大肉多的升级,成功占据消费者心智。卤味觉醒将鸡胸肉鲜切成薄片,先卤后烤,最大化保留其低脂高蛋白的优点。

新零售品牌八只牛主打鲜制软牛肉干,线下门店采取现点现炒,在鲜软口感、丰富口味、形式颜值等方面进行迭代。产品选材以鲜为主,不使用复合香料包而是采用更原始的辣椒、八角等进行调味。

4、技术加持,肉制品还有更多可能

在常见的肉制品外,技术的发展正持续扩展肉制品的范围。食品科技品牌Moodles使用3D打印技术,推出用虾肉、鸡肉、牛肉制作的三款面条,其中肉类的含量均大于50%,高蛋白,0添加,适合幼儿,减脂健身等多样人群。国内细胞培养肉公司CellX(食未生物)的千升吨级中试工厂于近日完成首批试产,并邀请嘉宾进行培养肉的试吃体验,产品预期在年率先于海外上市。

图片来源:盒马

02

既要健康、又要美味、还要便捷,这种解决方案不能错过!

伴随着新消费、新生活方式的演变,消费者吃肉的习惯和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对肉制品的需求朝着更健康、优质的方向持续升级。Foodaily注意到,品质和风味是消费者尤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