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花费7.5w左右,可以上民办学校啦。
民办学校没有财政支持,所以学费相对来说收的很高,大部分民办小学的学费在-元/每学期之间,每年大概要花费-元的学费。对于摇上民办的家庭来说,教育花费大头绝对是培训班的补习费用,语数英三门主课,按照一贯情况都是要补的,民办的孩子还都多才多艺-等于才艺总得学一个。平均一年花-元在培训费用上。教育花费10-15w左右,去上双语学校吧。
收入再提一档,学校也再提一档。上海的“双语/外国语”学校一般都硬件好,名声也不错。如果是升学成绩优秀的那种,每学期要元朝上了;如果是针对体制外的,比如世外的PYP部,学费甚至是元每学期。摇进这类学校,不仅要求家庭富足,父母最好还得有一方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对另一方的收入要求其实是隐形更高了。其次,双语学校的孩子英语是不能落下的,需要额外补课+考证,暑假最好要去英语国家“遛一遛”,你不去我不去,反正学霸是肯定会去的。所以,如果想摇这种学校,一定要考量自身的经济情况!!毕竟,不是交完学费就完事大吉,后面还有很多钱要支撑。如果年收入到了这个层次,不用再套公式(也轮不到我这个收入阶层的人操心),直接去读上海顶尖国际学校吧。虽然我们平时说“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好学校”,类似包玉刚、惠灵顿,惠立这种的...确实是砸锅卖铁也没法读。惠灵顿学费一学期算下来30w,包玉刚的学费相比之下倒还好,只是全学校97%的人都交了百万级别的赞助费。毕竟,像惠灵顿上课都是戏剧课,幸福课,乐器课,英式橄榄球课这类超级有特色的课程,更夸张的是:足球教练请到的是前英超职业球员;戏剧老师曾主演享誉全球的百老汇歌舞剧《猫》;原ATP网球公开赛教练在惠灵顿教导孩子们网球技巧;游泳课的老师也是原奥运会选手。这样的师资课程配置,加上顶尖学校的品牌效应,年收入没有万基本是读不下来的。更何况,读了这样的学校,教育里,生活里的全部配置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啊,现在上海随便一个好点民办的暑期旅游都是世界景点连连看了;学习方面,虽然不用再掐点抢某思高端班,但是人家是私人老师陪练,训练的是CriticalThinking之类的思维方式...所以说,年收入万那是必须的......写在最后的话:这么说也都是玩笑话。回到标题的疑问:到底赚多少钱才配上所谓的好学校呢,难道菜小就不配走出“金凤凰”吗,当然不是这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学校阶层论”,摇号才成为了一定要做的事。
希望在以后的上海,无论爸妈赚多少钱,孩子都能上好学校。
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