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风都rdquo惠灵

“风都”--惠灵顿

(-03-:04:33)

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新西兰国情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是世界最出名的风都。所谓风都,一是风多,二是风大。不刮风的日子,这里风光旖旎,一旦刮风,便山河变色,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惠灵顿(英文:Wellington、毛利语:TeWhanganui-a-Tara或Poneke)是新西兰的首都,位于新西兰北岛南端,人口约36.3万(年数据)。它是新西兰的第二大城市,与悉尼和墨尔本一起成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许多艺术家在此定居或活动,它还有许多艺术咖啡馆和生动的夜生活。

风都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是世界最出名的风都。所谓风都,一是风多,二是风大。有人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固然有些夸张,但据新西兰国家气象台估计,这里每年有30天时间风速高达每小时96.6公里,有天时间风速每小时64.4公里。不刮风的日子,这里风光旖旎,一旦刮风,便山河变色,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位置和人口

惠灵顿位于北岛的南端,与南岛隔库克海峡相望。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可以隔海峡看到南岛上凯库拉岭的雪峰。城市北面是卡培提市的金色海岸。城市东面的里姆塔卡山将城市与盛产葡萄酒的怀拉拉帕平原隔开。

惠灵顿是世界最南方的首都,其纬度高达41度。由于港口和周围山脉之间的可用地带有限,它比新西兰其它城市的人口密度要高。由于它位于纬度40度的咆哮西风带,以及库克海峡对风的影响,他在当地有“多风的惠灵顿”之称号。

惠灵顿市中心的商业区是它的最重要部分,约6.2万人在那里工作(比较:奥克兰的居民数是惠灵顿的三倍,而它的中心商业区工作人员的数目仅比惠灵顿多4千)。惠灵顿的艺术和夜生活主要集中在中心商业区的南部,TeAro区是新西兰最大的娱乐中心。

惠灵顿以其美丽的自然港口和绿色的山坡而著称。山坡上点缀着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盖瓦洋房。城市的中心商业区位于港口的附近。惠灵顿的尼可森海港的走向沿着一个活跃的地质断层。向西地势骤然高起,因此惠灵顿的许多市区高于市中心。

惠灵顿的南端是密拉马半岛,它与北岛的其它部分通过一条狭窄的地峡相连。惠灵顿国际机场也在这里。进入尼可森海港的狭窄海道就在这个地峡的东边,这条海道里有一座非常危险的暗礁,许多船只在这里沉没。

年6月惠灵顿的城市人口约36.34万,这个数字也包括了其卫星城的人口。惠灵顿地区比这个城区要大得多。

惠灵顿港内有三个岛,但只有一个岛上可以住人,因为其它两个都太小了。这个岛曾被用来隔离人和动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被用来作为集中营。今天它成为一个环境保护区,用来保护被威胁的物种。

惠灵顿的年降雨量为毫米。

历史

公元10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来此定居。年,英国同当地毛利人族长签订条约后,大批英国移民来到这里。最初,英国人称该地为“不列颠利亚”,意思是“英国的地方”,以后逐步扩建城镇,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年以战胜拿破仑的英国名将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惠灵顿公爵的名号为该镇命名。

毛利人称今天的惠灵顿所在的地方为TeUpokooteIkaaMaui,意思是Maui的鱼头。

年9月20日第一批欧洲人来到这里,第二批欧洲人于年1月22日到达。传说一开始移民打算在海边平坦的地区建立他们的居民点,但后来这些地区被证明太过潮湿,容易被潮汐淹没,因此后来他们不顾地面不平将居民点移到山上。惠灵顿部分山路非常陡峭。

地震

年惠灵顿受到一系列强烈地震的袭击。年它再次受地震袭击,这次地震可能是新西兰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估计其强度达到8.2级。在陆地上它造成了大面积的2到3米的垂直运动。港口附近有一块地方被提升出海面成为潮汐地带。后来这块地方成为惠灵顿中心商业区的一部分。

惠灵顿地区的地震活动率高于新西兰的平均值。一条主要断层直接通过市中心,在市区内还有上百小的断层线。一般居民平均每年注意到一次地震,尤其在高层办公大楼内感觉更多。年以后的许多年中,惠灵顿市内的建筑都是木制的。从20世纪开始,对建筑物的防震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新西兰的首都

年惠灵顿取代奥克兰成为新西兰的首都。虽然新西兰议会年7月7日就已经在惠灵顿聚会了,但直到年它才正式成为首都。这一步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人担心产金的南方可能成立一个独立的殖民地。由澳大利亚来的委员们(他们因为他们的中立性而被选择)建议以惠灵顿为首都,因为它地处中心并有良好的海港。年7月26日正式在惠灵顿聚会。当时惠灵顿的人口为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