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坤鹏论最伟大的22位投资者上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概率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运气存在,如果你不承认它,只会让自己平添诸多无端的烦恼。

——坤鹏论

昨天,坤鹏论在《成瘾者无底线成长股圣经——祖鲁法则》中介绍了吉姆·德里克·斯莱特,他名列投资百科网站史上最伟大投资者第18位,在对这个榜单有了更多了解后,我认为,很有必要将每一位入榜的投资大师都介绍一下。

首先,这个榜单权威,因为投资百科网站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金融教育网站之一,堪称投资界的维基百科。

其次,每位入选的投资大师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和故事,特别是他们的投资哲学和理念。

最后,尽管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需要知识、耐心,甚至可能还要有点运气,但从历史上看,市场平均年回报率稳定在12%左右,而这些大师都大大超过了市场表现,或者可以说,他们具有始终如一地击败市场的能力。

第一名:约翰·博格尔

生于年5月8日,卒于年1月16日,享年89岁。

博格尔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被誉为指数基金教父。

年,20岁的博格尔在《财富》杂志中看到了一篇关于共同基金产业的文章——《BigMoneyinBoston》,也正是这篇文章激发了他对基金产业的浓厚兴趣,之后便以此作为其大学论文的主题。

论文完成后,博格尔还把它寄给了这个产业中的几位重要人物,他的论文就像一块相当好用的敲门砖,帮他直接敲开了惠灵顿管理公司的大门,受到该公司掌门人沃尔特·摩根的赏识,大学毕业后得以直接进入该公司就职。

不得不承认,从这点看,博格尔绝对是个人才,遇事不拐弯抹角,讲究直击要害,找关键人物,而这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速通道。

起初,博格尔依靠其才能,职场生涯走得相当顺畅,年就已经成为惠灵顿管理公司的接班者,被任命为CEO。

但是,因为年~年期间的股市下跌给公司造成了严重亏损,这给公司的股东、博格尔以及其他四位合伙人带来不小冲击,博格尔与合伙人之间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彼此之间的战争也随之展开,波士顿的四位合伙人获得公司40%的股份,而博格尔只得到了28%,再后来,他在董事会上被投票表决撤职。

年9月26日,博格尔开始另起炉灶,他以英国君王纳尔逊在尼罗河战役使用的船只——HMSVanguard为名,成立了TheVanguardGroup(先锋集团)。

为什么选择这个名字呢?

这源于18世纪末海军史上的一次伟大战役——纳尔逊海战。

在那场经典之战中,英国君主纳尔逊率领他的先锋号,一夜之间歼灭了当时意图征服世界的拿破仑·波拿巴的主力舰队。

年,博格尔以复制、追踪“标准-普尔指数”为架构,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指数型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之后更名为先锋。

可是,该基金的首次公开募集可谓华尔街史上最失败的一次。

博格尔带着团队在十几个城市巡回路演,向经纪商进行推荐,但却没有得到认同,尽管还有华尔街四大零售交易商的助力,首次公开募集的金额远远低于原定2.5亿美元的预期目标,只有区区万美元,整整少了95%。

不过,历史上,新事物往往命运多舛,开始的时候总难以获得认同,就连华尔街也几乎用了整整10年才完全接受了指数基金这个概念。

年7月,查尔斯·D·艾里斯在《金融分析家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专门讨论“如何把体育竞技中的赢的策略转嫁到投资中”,题目就叫《输家的游戏》,第一次把投资称为输家的游戏。

文章指出,在过去10年间,85%的机构投资者的业绩要逊于标准-普尔指数,其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的成本占了收益的20%,如果大盘是10%的回报率,基金经理如果要超越大盘,必须达到28.5%以上的回报率!

后来,查尔斯·艾利斯专门出了一本书《赢得“输家的游戏”——投资者永恒的制胜策略》,书的中心思想是,在美国股市大部分人的明智选择应该是投资指数型基金。

而在博格尔的整个投资管理生涯中,他的两个“最简单”原则广为人知。

第一条就是指数和低成本基金的运作原则,也就是“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

第二条则为“以员工为本”,他喜欢和有长期眼光的人合作,认为员工的薪水不是成本,他信奉“优秀的雇员=好的薪水=高效率”,构建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正是在第一条原则的支持下,年,在他的努力下,先锋董事会以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旗下基金全部免佣的提案。

美国股市从年开始的长牛,指数基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大放异彩。

先锋从最初的多万美元,一路增长到了年的亿美元。

年,《财富》杂志推选博格尔为二十世纪四大“投资巨头”之一。

到年,该集团已经拥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资产,雇佣名员工,是美国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

博格尔曾写过一本书叫《长赢投资:打败股票市场指数的简单方法》,在书中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智慧,通过长达50年投资生涯的实践经验,为投资者指出投资的真正长赢之道是:战胜市场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最低成本买进并持有一个国家的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持有这种市场组合的最佳方法,就是投资指数基金。

巴菲特对此书大加推荐:“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就是股票投资的最佳选择。我的导师格雷厄姆在很多年之前就坚持这样的立场,而此后我所经历的一切进一步证实这一看法的真实可靠性。在这本书中,博格尔告诉你原因是什么。”

查理·芒格也极力地赞誉道:“博格尔对华尔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这本书更是对业内人士最有价值的贡献。对于投资者而言,盲目听从那些胡言乱语是最危险的事情。因此,像博格尔这种毕生与谬论作战的勇士,绝对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英雄’。”

在共同基金领域,博格尔就像巴菲特一样声名显赫,就连巴菲特都曾说过:“如果我和芒格只有30岁,只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我们会把所有钱都投到像约翰·博格尔管理的先锋指数基金那样的低成本费率基金上。”

虽然在个人财富排名上,博格尔远远无法与巴菲特等人相比,但在基金行业,他的成就完全不亚于格雷厄姆之于证券业。

那么,为什么博格尔能够屡屡在各种排行榜上荣获第一呢?

让我们来看看别人对他的评价,其中原因一目了然。

一位著名投资经理曾这样评价博格尔:

“他本可以成为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那样的超级富豪,但他选择让自己的公司变成共同基金所有,为其客户提供最低成本的服务。他(这样做)基本上是选择放弃一大笔财富,而为数百万人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不知道美国商业史上还有什么类似的故事。”

美国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对指数基金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沃伦·巴菲特,而博格尔对他的投资原则的详尽描述,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在20年后将令我们的邻居羡慕不已……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又能高枕无忧。”

年,美国《福布斯》周刊将其评为“一个世纪以来给投资者带来最大好处”的人。

年,在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巴菲特特别介绍了博格尔:“他对美国投资人的贡献可能比这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要大。”

当然,任何一种理念都会有相反的意见存在,博格尔的理念遭到了特别是主动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强烈批评,有人甚至指责道,这是一种投资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早晚有一天会摧毁资本主义,因为股票毕竟是掌握在少数管理人手中。

从现实看,这一指责并非空穴来风,先锋集团是美国三大占据垄断地位的指数基金管理机构(合计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之一,另外两家是安硕(贝莱德集团旗下)和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

而且,先锋集团还是法国巴黎CAC40股指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

此外,如今指数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有水涨船高之势,也许有望超过主动型资产管理的规模。

第二名:沃伦·巴菲特

生于年8月30日,如今89岁高龄。

介绍巴菲特的文章和图书多如牛毛,坤鹏论也写过不止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但是和许多著名投资人不同的是,巴菲特至今还没有亲笔写过一本书。

有着奥马哈“先知”的巴菲特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因为巴菲特太过著名,只要是股票投资者,基本都会对他的事情说上一二三四五,所以坤鹏论也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老铁可以翻翻我以前的文章。

巴菲特表示,自己的投资哲学85%来自于自己的恩师——格雷厄姆,15%则来自于菲利普·费雪。

格雷厄姆教导他投资最重要的事是不亏钱,要有安全边际,而费雪让他认识到价值投资的真谛是投资企业,而不是股票。

巴菲特主要通过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于股票以及收购企业,从而积累了巨大的个人财富。

直到老年,巴菲特未曾写过一本书,但他每年会给股东写公开信,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同时,他在投资专业圈和投资大众间,名气无人能敌,唯一一个被叫做股神而不被质疑的人。

年,巴菲特宣布将他亿美元股票身家的大部分捐献给给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亿美元)和其他四个慈善机构(60亿美元)。

第三名:大卫·艾因霍恩

生于年,现51岁。

著名价值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

艾因霍恩曾入选《机构投资者》等权威投资媒体的名人堂。

年还当选了全球金融最有影响力五十人(排名第三十六)。

艾因霍恩在世界投资界被称为空头之王,是对冲基金——绿光资本的总裁和创始人,该公司是多空结合、价值导向型对冲基金。

年,绿光资本初创时仅管理万美元的资产,此后12年,它为其投资者创造了年均超过25%的净收益率。

艾因霍恩因此被一些人称为“下一个巴菲特”,他的研究对投资界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年夏天开始,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开始逐渐将基金的资产用来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最终大获成功。

年,绿光资本在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年度亏损17.6%,但第二年马上大赚32.1%。

年~年期间,绿光资本的年均回报率接近10%。

近年来,绿光资本开始走背字,年巨亏20.2%,年、年投资回报仅为7.2%、1.5%。

年7月4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绿光资本的管理资产从年的亿美元缩减至约55亿美元。

于是,人们开始纷纷传言,艾因霍恩的光环正在迅速消散,正在跌下神坛。

年以来,艾因霍恩正在进一步做空特斯拉。

他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特斯拉正在走下坡路”。

艾因霍恩历数了特斯拉的种种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了特斯拉的安全问题。他宣称特斯拉的车都快散架了,车轮有时会掉下来外,而且认为其安全性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处于下跌趋势,这让艾因霍恩旗下基金第一季度的涨幅达到11%。大幅优于近几年绿光资本的收益。

第四名:斯但莱·德鲁肯米勒

生于年,现年76岁。

全球最成功的宏观对冲基金经理之一,是索罗斯为其“量子基金”所选的第十位,也是最成功的接班人。

年8月19日,德鲁肯米勒突然宣布退休,结束30年金融战场的“戎马生涯”。

不得不承认,德鲁肯米勒是一位投资天才,他曾在波顿大学学习英语和经济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来在密执安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

不过,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经济学过于量化和理论化,对现实看起来毫无作用。

从这点看,他与索罗斯观点相同,索罗斯从根本上就瞧不上现代经济学,他始终认为,当代经济学的基础假设都是错误的,如果基础假设错了,后面再天花乱坠也都是误入歧途,整个经济学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毫无鸟用。

年,德鲁肯米勒成为匹兹堡国家银行的一名股票分析员,很快,他就跃升为证券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再后来,也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又成为部门经理。

而其年薪也实现了几级跳,从最初的美元快速升级到48美元,44.5倍增长。

两年后的年,德鲁肯米勒28岁,他选择离开匹兹堡国家银行,并在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的要求下,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管理公司——杜昆森资本管理公司。

6年后,德鲁肯米勒成为杜富斯公司的一名基金管理员。

天才的他在实战中受到了广泛好评。

比如:德鲁肯米勒被授权负责几个基金的发展,最著名的是年3月建立的战略进取投资公司,在以后的17个月中,该公司一直是这一行业中运行最好的。

他的成功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而索罗斯也是德鲁肯米勒的偶像,他曾说过:“他(索罗斯)看上去早在我20年前就已奉行我所选用的经营哲学了。”

这种哲学就是掌握长期和短期股票的核心份额,利用贷款投资去交易期货买卖、债券和货币。

索罗斯诚恳地邀请德鲁肯米勒见面聊了几次,终于说服了一直再三犹豫的他。

年9月,德鲁肯米勒正式加入量子基金公司。

年下半年,他在相信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将坚挺的基础上,几天内在货币市场投入了20亿美元的份额,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年,德鲁肯米勒准确预测英镑对德国马克汇率将下跌,当时他帮助索罗斯“狙击英镑”,在与英国央行的较量中大获全胜。

年和年,索罗斯连同国际炒家多次狙击港元,港府毅然出手干预,成功捍卫港元汇率,德鲁肯米勒就是索罗斯当年的幕后军师。

从分工上讲,德鲁肯米勒是量子公司的12个经理之一,但事实上,他管理着整个公司的运营,自德鲁肯米勒接管该公司以来,公司每年财富收益平均为42%,高于索罗斯创纪录的30%。

年,在德鲁肯米勒领导下,量子公司的财富增长31.6%,年为29.6%,年为53.4%,年为68.6%,年为72%。

虽然很少得到索罗斯的直接指导,但德鲁肯米勒仍把这些功绩归于索罗斯,他表示,是自己一直遵从了索罗斯关于怎样建立长期收益的哲学信条,并产生了巨大作用。

第五名:大卫·德雷曼

生于年,现83岁。

在西方投资界,德雷曼的名字就是逆向价值投资策略的代名词。

德雷曼的逆势投资来的并不容易,也是痛定思痛的领悟。

年,他还是一名初级分析师,年轻的他也喜欢追逐市场波动,买入股价扶摇直上但经营业绩并不好的股票。

然而,就像他说的:“我投资股票产生了75%的巨额损失。”

这次失败给德雷曼上了沉痛的一课,也让他对心理学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产生了浓厚兴趣。

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结果一炮打响,成为投资界的经典著作。

德雷曼还不断在《金融分析师》和金融期刊上撰写大量学术文章,并坚持22年担任《福布斯》杂志“逆向”专栏的作家。

德雷曼虽然在美国知名度很高,但在国内却有些默默无闻,提及很少。

他是德雷曼价值管理公司的董事长,有人曾统计过他的肯普·德雷曼高回报权益基金的业绩,在年~年,12年中累积报酬率为%,年复合增长为15.09%。

德雷曼长期研究整个股市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其对股票市场估值标准的影响。

他认为股市经常在投资者感情的驱动下表现为价格脱离其内在价值的现象,而不是用传统的学术理论来推测市场。

因此,德雷曼坚信,战胜市场的最好办法就是逆向投资原则。

年,在接受《个人理财》杂志采访时,德雷曼说:“我是在市场低迷时买股票,而且严格遵守我的准则。我总是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且收益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这类股票。学术研究表明,长期来看,购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低股价与现金流比率的冷门股票,其表现要持续优于市场。”

德雷曼在其著名的《逆向投资策略》一书中提出了逆向投资的几大特点:

逆向投资是运用价值投资判断来避免市场情绪影响的一种投资原则。

逆向投资策略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错误来寻找利润区,寻找那些因不为投资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