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3日,由全国国际学校校长联席会、湖南广益实验学校国际部组织的全国国际学校校长联席会(长沙站)暨湖湘地区国际化学校发展趋势论坛”在湘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以“共探区域办学模式,打造地域特色品牌”为主题,邀请了公办学校国际部、民办国际化学校、知名国际教育机构等行业精英一同分享地区国际学校发展趋势、国际化办学经验等,现场气氛热烈,演讲精彩,与会人员均感觉收获颇多。
益孟德校长
在论坛现场,益孟德校长发表了《“国际”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的主题演讲。益校长对现今中国的国际教育现状做了一番深刻反思,包括对课程体系、考试模式、外教引入等方面的思考。他指出校长在一校之内,应该由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服务者的定位,并着重强调以服务者为重的身份。他认为作为服务者的校长,不仅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更要心为一线教师所想,因为在他看来,教师才是学校课程落地、引导学生、从事教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国际教育应该在实践中融合发展,以中国文化为纲,不反对、不害怕、不盲从,欢迎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中西融合,携手共进。
天津惠灵顿学校副校长
天津惠灵顿学校 副校长做了主题为《扬长避短,个性发展——惠灵顿课程体系建设》的演讲。杨校长从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的整体架构、课程的有效实施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在课程的整体架构方面,杨校长从课程设置、细致专业的升学指导、独具特色的学生关怀体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展开。如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呢?杨校长介绍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而全面的评价系统、系统而细致的监管体系、长期而有效的家校合作。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惠灵顿价值观,勇气、正直、尊重、善良和责任。还有一个惠灵顿特质,培养的学生具有积极、慎思、独立、个性和包容特质。这些价值观和特质在未来社会中特别需要,它们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促进孩子终身发展。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国际部校长高旭
在论坛现场,来自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国际部的高旭校长做了主题为《如何打造接地气的国际化学校——湖湘底色、国际呈现》演讲。高校长对国内的国际教育现状展开了一番反思,提出国际教育领域里的一条新思路——在国际化教育中应该以地域特色与中华文化为本,将学生培养成独具中国地域特质的全球公民。高校长认为,中国国际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以地域文化为根、中华文化为 、全球文化为用的办学理念上。将区域特色文化及民间手工艺等文化遗产以工作坊、论坛、研讨等形式在国际学校内推广普及;对于授课环境,高校长也做了深度挖掘,他提出在校区内单独开辟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式教学楼,让学生浸润在有地域风格的空间中学习,从而受到耳濡目染的效果。据悉,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国际部也将更多着力点放在如何糅合本土文化与国际教育的探索中。
北美国际学校校长薛艳
北美国际学校薛艳校长做了主题为《北美创新式教育对未来人才的培养》的演讲。薛校长介绍了源自美国的翻转式教学法,包括这一教学方法的授课流程、学生学习流程、师生角色转变、教室布局以及课前课后的学生指引和辅导方式等。采用翻转式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会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前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课件,完成课前练习并提交反馈;在课中,学生分组,分配不同任务。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展示结果。教师针对性讲解。在课后,教师布置拓展性任务,组内或者个人完成,提交成果。
牛津AQA中国区主任唐麟琪
来自牛津AQA中国区唐麟琪主任做了《国际化教育的必备条件》的演讲。唐主任为与会听众带来了A-LEVEL、AP、IBDP主流国际课程体系对比分析,其中的课程内容、难度、认可国家、课程优缺点等方面为各国际化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评判指导。同时,唐主任因一直以来在国际教育及考试权威机构的一线工作,他所掌握的英美国家一手考评与录取数据,也给长沙的家长们带来了众多国际课程的官方干货,在为孩子择校、升学以及选择留学国家等方面,家长们不再是无从下手。
全国国际学校校长联席会孟繁祝
在论坛最后,全国国际学校校长联席会孟繁祝老师分享了近两年来国际化学校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学校发展或竞争的核心是办学主体、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民办国际化学校已开始以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英国知名的国际学校咨询机构ISCResearchLtd.数据显示,截止到年12月底,中国大陆共有,名学生就读于所国际/双语学校。
本次论坛,还吸引到家长参加,他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对孩子的择校有很大帮助。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