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约有42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55.3%)生活在城市地区。到年,这个数字估计会增加1.5倍,达到60亿以上。年世纪之交,人口超过万的城市有个。年有个,到年,预计有个城市将拥有至少万居民。与此同时,所谓的特大城市——拥有超过0万居民的城市,其中大部分位于全球南部——预计将从33个增加到43个,其中亚洲和非洲增长最快.今天,东京(万)、新德里(万)和上海(万居民)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
城市是经济强国:全球80%以上的GDP是在其边界内产生的。它们实现了有效的分工,带来了集聚和生产力效益、新思想和创新,从而提高了收入和生活水平。它们在经济增长方面的表现往往优于本国其他城市。城市居民通常比农村居民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更自由。他们更有可能从事专业的服务工作,并且没有孩子或者只有一孩的群体基数很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年,全球十分之七的人将成为城市居民。
然而,快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挑战:缺乏负担得起的住房导致近10亿城市贫民生活在城市外围的非正规住区,他们很脆弱,而且经常受到犯罪活动的影响。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了市中心的拥堵和危险的污染水平。据一项估计,年,90%的城市居民呼吸着不安全的空气,导致万人因环境空气污染而死亡。城市占世界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0%以上。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快速的城市化也给公园和城市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带来了压力,这些空间为社会互动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空间。
考虑到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以及所有的好处和挑战,城市居民在主观幸福感方面的表现如何?
根据城市居民目前对他们生活的平均评价,世界人权组织做出如下排名:
1、赫尔辛基(芬兰)
2、奥胡斯(丹麦)
3、新西兰首都惠灵顿
4、苏黎世(瑞士)
5、哥本哈根(丹麦)
6、卑尔根(挪威)
7、奥斯陆(挪威)
8、特拉维夫(以色列)
9、斯德哥尔摩(瑞典)
10、布里斯班(澳大利亚)